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思念懸

我是想念他們的,儘管我時常擺出一副什麼事情都毫不在乎的模樣。所以不時上網想找他們聊天,只是離別後他們依舊過著繁忙充實的生活,偶然相遇只是個奢望。

但這點頭之交卻突然msn我,告訴我曾經是同行里最優秀的一位。一股感慨湧上來佔領思緒,但淚卻不再流下。我回答她說,沒什麼優不優秀,大家各有所長。

感慨在於我心中萬分地感激她對我的肯定,我知道自己在過去的日子確實從表現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贏得大家的尊重及信任。只是我的回答並沒有反應我心中的情緒。

感慨之二在於我自己的情緒已逐漸平復,不再像離開之前,在工作的一半時會莫名地淚流兩頰。我不懂這是否很好的對比,麥兜《那淡淡濃烈的滋味》寫到,火雞的滋味,未吃與吃的第一口間已是牠的最高峰,之後不過在拖延。

如果情緒會隨著時間而轉變,玩伴變成友情、愛情變成感情、哀愁變成憂鬱,那麼我此刻的思念是否由我的不甘心轉變而成的。思念此刻佔據我的腦海,頓時我愛過的兩個人,竟然同時出現在我的夢中。

夜晚中,孤單的我發了短訊,尋找這個曾經與我互相倚賴的人來陪我吃雪糕。我沒告訴過他,我對他的喜歡就是這樣的倚賴,和他發生過的肉體纏綿並不是我想要的,反而我覺得破壞了我們的昧情(竺註:曖昧之情)。

但出現的也包括了他,一個我從來捉摸不透但卻深深吸引我的人。此刻的他竟然帶來了自己的伴侶,心情突然像遇見情人及第三者那樣。整個夢就在這樣的心酸情緒下展開並了解。

前同事會想念我們一同工作的經歷,朋友會想念我一同尋歡作樂的日子。但是我突然懷疑,那些曾經在床上與我纏綿,感受彼此赤裸間傳來體溫的人們,是否也會想念我們最親密的那一刻?

如果會,為什麼從來都沒有聽別人這樣對我說過。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死亡與懦弱

沮喪時,自殺的念頭不時閃過腦海。劲來之際,甚至把劇情和道具都想好,等待踏上舞台上演自己人生悲劇的大結局。只是每次都臨陣退縮,繼續欠世。

有人說,自殺的懦弱之舉,沒有勇氣繼續面對生命。對此,我萬分不贊同,並認為說出那番話的人,無非是在施展激將法。這是因為,當你有十足要自殺的念頭時,最後的行動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有人會說,你有勇氣自殺,為什麼卻沒有勇氣繼續生活。對此,我覺得當中存在誤解,或者是在扭轉視線。尋死需要的莫過於那一剎那的勇氣(或是衝動),但繼續生存需要的卻是尊嚴及耐性,而不是勇氣。


喪失了尊嚴的生活,沒有能力繼續為理想鬥爭的人,繼續活著只是在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這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忍耐力,忍耐每天重複又重複的頹廢生活。


唱談生命的歌曲中,《無間道》算不錯,尤其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這句最令人苟同。在灰沉的人生道路上,如果你的生命不可能再有“更好”的可能性,那麼活著的意義何在?


《水滸傳》的梁山好漢,臨死前那感慨的“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並沒有從我的口中說出,不只是因為我不相信輪迴,而是因為我膽怯死亡,肯定下一輩子當不成好漢。


當然,梁山好漢們或是士兵們那種視死如歸的態度,並不是我這類得空到可以籌備死亡的人所能比較的。他們的死亡是勇敢的、受尊敬的,我的死亡卻是被普世看作懦弱的受鄙視的,只是我自己的內心清楚,我的繼續存活是基於自己的膽怯。


但我膽怯些什麼呢?是失去感受未知的命運變化。就像《阿甘正傳》裡那羽毛那樣,不知道在墜地之前,是否會有汽車駛並過捲起的陣風讓自己再度高飄。我不知道是否還有燦爛的明天,但是我希望我會堅持這信念。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愛與獸


愛驚醒沉睡的野獸,一切的倫理、矜持統統拋到一旁,現在只要享受愛與被愛的滋味,浸溺在那疾速、亢奮的情慾中,讓高潮的呻吟取代理智的對話。


我不一定願意隨意放屁挖鼻孔,但卻樂意為你打開雙腿,提起膝蓋貼近胸前,調整陰道的角度好讓你插入時不那麼疼痛。


當活塞運動做到妥當時,每一次的抽插都能讓我感到無比的快感時,我會情不自禁用我的足踝想你的臀部壓下,示意你我要你更快更大力地抽插,要你跟著我的節奏運動你的腰部。


這些都是那麼地釋懷且自然地進行,我豪不羞澀也絕不掩飾,我要你滿足我的性慾。但這些都是可以從性觀念及生理器官敏感度的角度去解釋,只是為什麼我要你而不要他,就不是那麼科學的問題。


法國電影《為愛遠離》(Partir)拍得好,述說一名中年女性的愛欲與情理選擇,因此逃脫了“為什麼我愛你”那老生常談的情節,成功把一個中年女性在野獸驚醒後的故事,以最真實的劇情拍出最震撼的情節。


不要問我愛他是為了他的才華、他的金錢和權力,或是柏拉圖形容那種被上帝切開成兩半而總其一生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這種事情連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他是不舉或早洩,我不一定會願意跟隨他一生,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不是被他其他層面的條件所吸引。只有那些患有愛情幼稚妄想症的人,才會去試圖找出那唯一、關鍵、絕對的理由。


電影女主角Suzanne愛上了一個剛出獄的散工,情願放棄自己的中產階級生活家庭。這不是再浪漫不過的事情嗎?只是她正值青春期的子女呢?與她廝守多年的丈夫呢?自願的選擇放棄這安全港而出走,這是多麼艱難的決定啊。


在床戲方面,和她丈夫行房時,雖然丈夫是那麼體貼溫柔地對待她,甚至願意為她口交,但是卻是那種男性主動的姿態。相反地和外遇時,卻是女上男下的姿態,充份表現出這個女生在這段感情裡的渴望及主動性。


當然,這一切可以在她主動牽起外遇的手,摸向自己的私處和乳房時,就可以解讀導演要表達的法國電影女性的身體情慾自主觀,及其所引發的社會與家庭矛盾。


她對外遇總表現地那麼小鳥依人且婀娜多姿,但對丈夫時卻展露出堅毅對抗的態度,一直到最後舉槍射死丈夫,和外遇私奔共浴愛河。愛終究喚醒了內心的美,還是沉睡的野獸。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書袋子

以為書本就像避孕套,堆著準不會錯,甭等到情急之時才尋購。

有一次經過情慾用品攤子時,看到那裡擺著一個竹籃子,裝滿了不同的袋子任君選購。頓時也想在家裡弄個自己的百寶袋,每次做愛時可以選擇一番,情趣啊。

結果就去買了三、四盒不同牌子、設計的袋子,倒進一個盒子裡掺亂。不買多,純屬因為價錢貴。不買3只裝,因為這是旅行裝和為偷情者設計的,所以每盒都是12只裝,加上之前剩下的足有50多只吧。

每次前往書局,總是覺得要買些什麼,加上書展時的獵物,睡房和客廳書架上堆著的滿滿的新書。人們總是喜歡把美好的事物以女性歸類之,那麼我書架上的書就可以說是一顆顆排行整齊的處女陰部,大陰唇緊夾內陰部,等待著我去掀開它。

我對陰莖在性愛中的角色總保持懷疑的態度,覺得它的出現往往是結束的象徵。所以看書對我來說,是陰部遭到了憐惜之人的舔吸,越投入的舔吸約讓陰道得以放鬆、升溫、潤滑,一直到最後緊抽收縮,把讀者的目光和精神都吸入書中文字行間。

只是後來,發現袋子和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最起碼的,袋子會過期但是書本不會;比較複雜的是,人會改變而不想看某類型的書,但是只要她還有空虛感,袋子就有用武之時。

我的生活變了,它們就必須要面對一個不再嗜愛厚陰唇和金恥毛的主人,活在永遠沒能露出陰蒂的書架上。而那些袋子,竟然用到現在都還沒用完,但也所剩無幾了。

袋子堆著不用緊,除非你突然對螺紋凸粒感到恐慌。要不然,書本還是選購你在特定時間要看完的就好了,免得房子又多幾個深宮怨陰。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今晚不刷牙

不想刷牙,心情不好時就這樣。口臭的效果讓自己覺得非常頹廢,繼而心就萌生滿足感。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自虐,但做愛的感覺也是這樣,痛楚疲倦裡參雜著快感。如是,不刷牙只是我達到情慾高潮的另一種方式。

從擠牙膏開始到漱口,刷牙是一個急需耐性和細心浩大工程,心情不好時根本就做不到,想到也讓人心煩了。只想賴在床上一動不動地等時間過,或看書消耗完僅有的精神,讓眼皮沉重自然下蓋,倒頭就睡。如果連同不沖涼的滋味更令人滿足,這屬於連續高潮。

只是隔天或後天,牙齒會隱隱作痛帶點痕癢卻無處可搔,只能空咬牙或是找些帶點彈性又咬不爛的東西猛咬,衣服布塊是最好的止牙癢工具。青春期的男生時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時常突來的性衝動,但是卻無處可舒緩,只能躲起來自決。

想到這些,就有點後悔,去刷牙吧。這讓口氣變得清新,整個人也舒服起來,心情就好轉了。有個作者寫道“人總是趨利避害,熱力學上把自發現象叫做熵增現象,所以趨利避害肯定熵增。”

但每次卻有不同的選擇,有時熵增乖乖去刷牙,時而減熵感受自找的頹廢和牙癢感。到後來我才恍悟,那是因為我的生命裡,還有墮落的空間隨時可以刷好牙彌補以往的過失。只是有時,我還是選擇作賤自己,今晚不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