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死亡與懦弱

沮喪時,自殺的念頭不時閃過腦海。劲來之際,甚至把劇情和道具都想好,等待踏上舞台上演自己人生悲劇的大結局。只是每次都臨陣退縮,繼續欠世。

有人說,自殺的懦弱之舉,沒有勇氣繼續面對生命。對此,我萬分不贊同,並認為說出那番話的人,無非是在施展激將法。這是因為,當你有十足要自殺的念頭時,最後的行動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有人會說,你有勇氣自殺,為什麼卻沒有勇氣繼續生活。對此,我覺得當中存在誤解,或者是在扭轉視線。尋死需要的莫過於那一剎那的勇氣(或是衝動),但繼續生存需要的卻是尊嚴及耐性,而不是勇氣。


喪失了尊嚴的生活,沒有能力繼續為理想鬥爭的人,繼續活著只是在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這時候他們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忍耐力,忍耐每天重複又重複的頹廢生活。


唱談生命的歌曲中,《無間道》算不錯,尤其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這句最令人苟同。在灰沉的人生道路上,如果你的生命不可能再有“更好”的可能性,那麼活著的意義何在?


《水滸傳》的梁山好漢,臨死前那感慨的“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並沒有從我的口中說出,不只是因為我不相信輪迴,而是因為我膽怯死亡,肯定下一輩子當不成好漢。


當然,梁山好漢們或是士兵們那種視死如歸的態度,並不是我這類得空到可以籌備死亡的人所能比較的。他們的死亡是勇敢的、受尊敬的,我的死亡卻是被普世看作懦弱的受鄙視的,只是我自己的內心清楚,我的繼續存活是基於自己的膽怯。


但我膽怯些什麼呢?是失去感受未知的命運變化。就像《阿甘正傳》裡那羽毛那樣,不知道在墜地之前,是否會有汽車駛並過捲起的陣風讓自己再度高飄。我不知道是否還有燦爛的明天,但是我希望我會堅持這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